突发脑卒中,经及时救治,后续康复去哪里?这是不少家庭的“痛点”,这个困扰有了新解。今天(9月5日)在上海中医药大学召开的“智联康复元诊疗”项目交流推进会传来消息:基于元宇宙和人工智能技术,“元宇宙+AI”康复新模式正在上海浮出水面,患者有望在三甲医院实现治疗后“下转”二级医院、社区医疗机构完成后续康复。
该项目于2023年入选上海市经信委元宇宙重大应用场景“揭榜挂帅”项目,由上海中医药大学徐建光教授团队牵头,联合上海大学郭帅教授团队、上海电信、金矢机器人等单位联合建设。在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和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导下,经近两年建设,通过融合多模态感知技术、机器人技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项目已构建“元宇宙+AI”康复新模式中股网,落地3大元宇宙平台、“6+1”个性化、智能化和综合化的四级康复网络智慧元宇宙诊疗创新应用场景。
具体来说,“智联康复元诊疗”涵盖远程医疗康复、健康管理、医学教育等三大平台和元上诊疗大厅、元上康复训练大厅、元上技能学习中心、元康复会议中心、元康复教学中心、元上康复社交中心等六大应用场景。
当前,项目已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落地试点,建成虚拟问诊中心、评定中心、康复训练中心和数据中心等设施。
徐建光教授团队成员郑谋雄医生告诉记者,当前,项目已接入华山医院、岳阳医院等三甲医院,以及仁济医院宝山分院等二级医院,打浦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延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机构。下一步,项目计划接入至少10家医院,覆盖500余个家庭,未来服务超过1万人次,让优质康复资源真正走进社区、进入家庭。
专家认为,该项目创新性地将“元宇宙+AI”技术应用于康复医疗领域,通过构建“三级医院-二级医院-社区康复-居家康复”四级康复网络体系,有效促进优质康复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康复资源利用率,解决传统康复医疗服务在社区和居家场景的落地难题。项目为解决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康复医疗难题提供了创新方案中股网,为上海市乃至全国的康复医疗服务模式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思路。
网眼查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